城市 企业 产品 知识 网址
工业 农业 房产 汽车 家居 服饰 日用 IT 文教 旅游 生活 服务 工商 商务 广告 工程
足协已经“让步”了 俱乐部们拜托别摆烂! 新浪     2022-04-07 14:05    

近日,中国足协下发了《2022赛季中超、中甲、中乙联赛相关工作的通知》,公布了2022赛季三级联赛准入俱乐部名单,同时发布俱乐部欠薪解决方案及相关处罚办法。   据报道,中国足协出台了分批次解决欠薪的方案,便于俱乐部筹措资金、改善经营状况,借助地方政府及各方面社会力量推进改革。因此,一些此前欠薪的俱乐部,被有条件授予准入。   中国足协还制定了解决欠薪方案以及配套的相关罚则,各俱乐部2022赛季不得有新的欠薪发生。   2021赛季及之前的欠薪则设立三个时间节点:   ● 2022年7月31日前解决欠薪不低于总额的30%。   ● 2022年10月31日前解决欠薪不低于总额的70%。   ● 2022年12月31日前解决全部欠薪。   如果在最后节点没能解决欠薪问题,则将处以降级或取消准入资格的处罚。   总的来说,在欠薪这一国内足球职业联赛突出问题上,中国足协给出了一个“让步”的方案。   毕竟“活下去”,是目前国内足球职业联赛最为现实的目标。作为中国足球的重要一环,联赛发展的好坏,也将影响到国家队、青训等方方面面。   中超联赛已经连续两个赛季实行集中的封闭赛会制。   实际上,欠薪是中国足球由来已久的问题。   2020年赛季的准入环节中,共有多达14支俱乐部因为欠薪问题集体未能准入,这些都是疫情之前的赛季中,积累的重重问题。当时遭遇欠薪的辽足俱乐部球员,直到现在还在讨薪。   而随着中国足球“金元”进一步退潮,加之疫情之下对于俱乐部及其投资商的影响等因素,让这一问题愈演愈烈。   此前,中国男足队长蒿俊闵甚至曾在社交媒体上向武汉队公开讨薪。他的俱乐部队友杨博宇、田依浓、黄宗昌、赵宏略也纷纷在社交媒体发声讨薪。   不仅是蒿俊闵,据《足球》报报道,最新一期国足的25人名单中,只有9名国脚没有被欠薪。目前中超球队中有超过70%的俱乐部存在欠薪问题。   当职业联赛中的“金字塔尖”球员都遭遇欠薪难题时,效力于低级别联赛的普通球员被欠薪也不足为奇。   4日,前江苏队球员杨家威在个人社交平台发视频讨薪。和辽足球员一样,他也面临着向解散俱乐部讨薪的难题。   5日晚,中乙河北卓奥球员侯哲发文表示俱乐部多次未能履约,“受不了河北卓奥这种欺骗行为。”文中附有22名球员的签名和手印。   6日,效力于另一支中乙球队厦门鹭岛的球员王子豪发文表示:“去年欠的工资一年多了没给,到年底了让我们还有合同的人无条件解约。不同意就来折磨球员,如加大训练量、考核不合格、三停等。”   只是近三天里,就有来自三支俱乐部的球员通过公开的方式求助讨薪。   从出发点来说,中国足协的“让步”,更多是寻求大家共渡难关,也充分顾及了俱乐部以及球员的利益。但这不应该成为俱乐部“摆烂”的挡箭牌。   在中国足球的困难时刻,彼此之间需要一些真诚。对于在欠薪问题上得到“缓冲期”的俱乐部们,也需要一些实际行动来摆脱困难。   比如陷入生存困境的广州队,就积极通过直播的方式售卖俱乐部周边。有消息称,广州队也已经与球员就欠薪额度达成一致。   上赛季降入中甲的大连人队,则是通过股改解决了面临的难题。   这些,都是寻求活下去所应有的态度。   而中国足球想要良性发展,也要有足够的契约精神和规则意识。希望8个多月以后的最终节点,欠薪问题能够真正得到解决,而不是下一个拖延、让步的节点。

免责声明:凡注明 “来源:一点钟” 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