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企业 产品 知识 网址
工业 农业 房产 汽车 家居 服饰 日用 IT 文教 旅游 生活 服务 工商 商务 广告 工程
“大码”时尚女装复兴潮来了?跨境卖家如何抓住机遇 网易     2022-04-18 21:46    

身材羞耻(Body-shaming)自提出以来话题度就高居不下,拒绝“标准”身材,拥抱身材多样性也成为女性解放运动的一部分。然而,大码时尚女装市场的发展却没有跟上步伐。 关于原作者:程桂良及阿米跨境 阿米跨境是中国跨境出口电商内容服务智库,通过洞察文章、案例视频、行业报告、视频直播、线下全球顶级社群等形式,为决策者们提供全球跨境电商系统案例商机分析与建议。更多商机建议,请搜索“阿米跨境”官网。 大码服装通常指比普通尺码大的衣服,大部分零售商从12或14号开始界定为大码服装。美国女性的平均服装尺码在16到18号之间。根据alliedmarketresearch报告,2019年全球大码服装市场市值为4809.918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6967.121亿美元。 据statista分析,北美拥有最多的肥胖人口和最高的大码服装消费支出,是全球大码服装的主要市场。2019年,美国BMI为30或者更高的女性各州平均比例略高于30%,部分州接近一半。截至2021年,美国大码女装在美国服装市场的销售份额仅为19%。 目标消费者、潜在消费者数量如此庞大,女性购买力如此强悍,为何销售份额却不相匹配? 人们把女性的身材分为多个类别,如:沙漏型、直筒型、梨型、倒三角型、苹果型等等,外加每个人的体脂情况不一样,女性身材的展现更丰富多样。然而,女装市场已在“普通”身材盘踞多年,有充足的经验和案例,更大甚至超大尺码的女装涉及更多的材料和设计构思,需要更高的服装项目成本。这也导致大部分零售商不会花更多的钱,只是为了保证每个人都有合适的尺码。 即使消费者找到合适的尺寸和版型,可能也很难满足她们的审美需求。与普通消费者一样,“大码”女性同样追求更时尚的款式和搭配。要在“大码”的基础上追求时尚、创新,需要卖家花大量的精力了解和研究消费者的需求,甚至建立新的时尚标杆。可惜的是,投资少、品牌少、种类少,“大码”消费者的可选择性远比普通消费者低得多。 在社交媒体的宣传影响下,部分女性对“大码”存有羞耻心。为了让自己塞进“标准”尺码,不惜用医美、节食、超负荷运动等一系列有风险的手段。 上周,美国著名的280斤女歌手莉佐(Lizzo)和美国运动服装电商品牌Fabletics宣布合作推出塑身衣品牌Yitty。莉佐表示,社交媒体不断地说她的身材不够好,为了被认可,她不得不给自己施加痛苦,努力去迎合“美丽”的标准。因此,她打造的“no-shame”系列产品适合各种体型,而不是让比例放大或缩小。 她说:“我厌倦了看到这种悲伤的、限制性的塑身衣,实际上没有人想穿。我顿悟了,谁能真正做到这一点?我决定接受挑战,让女性再次对自己毫无歉意地感觉良好。” 这是极其大胆的尝试和挑战。Lane Bryant曾是唯一一家售卖大码女装而广为人知的零售商,现在,H&M、ASOS和Mango等许多大型服装零售商也开始照顾大码消费者,但其设计和种类依旧非常有限,有的仅在普通产品基础上按比例放大,无法真正照顾到消费者的需求。 如今,越来越多大码模特、网红、明星的出现,对大码女装市场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她们号召大众放下偏见和歧视,给予女性更多的关爱和宽容。在名人的支持下,公众对胖、大尺码的认知提高,鼓励女性消费者接受她们的形象,又反过来推动市场发展。 近期,亚马逊推出新的春季时尚指南,出现了专门介绍“女装大码时尚”(Women's Plus-Size Fashion)的页面,其被分为运动、闪亮、浪漫、明亮四个板块。活泼、文静、性感的服装在大码模特们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电商平台对大码女装的重视,无疑是对卖家的一种营销支持。 如果卖家能够趁势而上,抓住大众话题度和营销风口,精准定位符合产品调性的“大码”女网红、女模特等等,合作推销产品,加快服装设计脚步,也许能在春夏打响第一炮。谨记,消费者需要的是随时可以买得到的时尚、现代的大码服装。卖家不妨在配色和款式上多下功夫,大胆些、活泼些,拒绝沉闷且千篇一律的设计。 最重要的是,卖家需要参与到打破身材偏见的运动中来,把品牌态度和品牌形象融入到品牌故事和品牌文化中。如果卖家不能发自心底地认可“no-shame”,设计出来的服装不会有消费者买单。 另外,卖家应该要区分“大码”与“肥胖”的概念,后者是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属于不健康的表现。在宣传时应该避免让“肥胖”变得正常化,而该倡导健康基础上的“大码”。

免责声明:凡注明 “来源:一点钟” 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