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企业 产品 知识 网址
工业 农业 房产 汽车 家居 服饰 日用 IT 文教 旅游 生活 服务 工商 商务 广告 工程
黑龙江绥化:土地托管“托”起乡村振兴新天地 农民日报     2022-04-18 13:06    

春草初萌,春水泛波。四月的黑土地荡漾着春之生机。 4月13日,黑龙江绥化市望奎县厢白满族乡后二村,土地托管农户马国贤正在检修自家农机具。 躺在机车底部,满是油渍的大手一会拿起扳子,一会换上螺丝刀,左旋右转,配上叮叮当当,清脆悦耳的敲击乐,如一场曼妙的手舞,令人眼花缭乱。 “这些农机具过去都是我自己用,今年我把90亩地,全托管给了村上,检修完,将统一租给厢白满族乡后二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进行集中使用。”望奎县火箭镇厢兰二村通过“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户”模式,集中土地发展规模经营。县里出资投入848.8万元,为厢兰二村购买28台大型农机具,10000亩玉米、5000亩大豆从整地到收获实现全程机械化。 近年来,面对土地种植劳动力短缺,年轻人不愿意种地、不会种地等问题,黑龙江省绥化市积极探索农业生产新模式,率先在黑龙江省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整市推进,将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既有效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也解决了“如何种地”的问题。今年,绥化市计划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45万亩,落实农业托管服务面积1400万亩,较去年增加275.5万亩,占耕地面积50%,其中全程托管面积达800万亩。 托管模式,更多样;托管服务,随心选 4月15日,绥化市绥棱县靠山乡靠山村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志强打开村里的“大库”,种子、化肥等生产农资早已备齐,就连大型联合收割机都整修完毕,今年靠山村的备春耕序幕已经就绪。 靠山村有445户居民,旱田耕地面积12700余亩。第一年入社土地面积1430亩。2021年,全村9100余亩土地入社,占全村旱田总面积的72%。2021年合作社总收入780万元,合作社农民分红达720万元,村民户均分红1.7万元,村集体增收20万元。 “靠山村探索的村集体领办合作社模式,富了全村百姓,壮大了村集体。他们的成功,直接带动了全乡其他村土地托管模式的发展。”靠山乡党委书记毕金成说,在靠山村带动下,靠山乡各村集体领办的合作社破土而出。一个贫困村仅用5年时间,就实现了村级集体积累达800万元的体量,集体经济富了,百姓腰包也鼓了,村民的幸福感更足了。富起来的靠山村先后投资100余万元,栽植各种绿化苗木3.3万棵,建设幸福大院、加宽道路、硬化边沟、安装路灯。村里不仅环境好了,还建起了文化广场。 靠山村“以地入股、年终分红、利益共享”的经营模式,走出了党组织引路、村集体领办、农民带地入股、机社深度融合、土地集约经营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靠山村的“家底”越来越厚了。王志强说,近期目标是争取年底前再增加7台套大型农机具,“再奋斗两年,使村积累迈上千万元台阶。” 据绥化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目前,绥化土地托管主要实行“四种方式”:一是全程托管。服务组织与其他土地经营主体或农户签订合同,实行耕、种、防、收等(含农资供应与产品销售)全程化管理。二是订单托管。服务组织制定各式套餐或单个项目的服务内容及标准,由农户根据自身生产需要,自愿选择某个托管服务环节或项目。三是股份托管。在保持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前提下,通过“土地入股+保底分红”的利益联结方式,农户将土地入股托管服务组织,托管组织提供全产业链服务,待收益后按照股份比例进行分红。四是专业托管。农户根据生产需要,委托服务组织开展植保防治、农资供应、秸秆收贮运、粮食烘干销售等方面的单一性、专业化服务。五是联种托管。坚持农户自愿的原则,村集体统一组织,集中土地,打桩定界,破除田埂,实现耕地连片种植,再由村级组织或其他托管组织提供服务,推进农业生产联耕联种、联管联营,实现“增面积、降成本、提单产、升效益”。 “我们公司土地托管模式主要有五种:单环节订单托管模式、全程托管种植服务模式、订单种植托管模式、分红托管模式、认养农业托管模式,老百姓随便点餐。”秋慧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刘秀峰说。 “作为新型经营主体,我们采取多元化的方式让农民充分了解认识农业托管,并采用利益保底再分红的方式让农民更容易接受。公司将托管农户的一、二产农作物,经过加工运送到公司体制的超市进行销售,从而减少中间环节、节省成本,将税收留给乡镇,把利润留给村民。参与托管的农户还可以加入到公司,按照公司标准化要求提供生产服务,又可以增加一份收益。” 技术,更先进;管理,更精细 4月14日,海伦市农时土地托管有限公司。这个公司去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 在公司一楼的打着海伦市数字农业监管服务中心的大屏幕前,公司负责人刘中华和技术人员在大屏幕上不停的观察。 “我现在看的主要是托管给公司的各个地块的土壤情况,然后根据这个土壤数据分析安排下一步的农事。”刘中华说。 该公司成立于2019年,从最初的托管几千亩地,到现在已经托管了25万亩耕地。 “我国的城镇化在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尤其在农村,这种趋势更为明显,因此,土地托管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个方向,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刘中华与土地打了二十几年的交道,对土地托管认识很深刻。 从刚开始的几千亩地到现在的25万亩,短短两年时间,这个公司就实现了量的跨越。但是,没有金刚钻揽不来瓷器活,农民看中的更是这个公司强大的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 该公司建立了海伦市数字农业服务云平台,所有托管的土地的详细信息都可以在这个云平台上查到。 在大屏幕上轻轻一点,托管户的土地就展现在眼前。 “看这一块地,叫二节地,面积10.8亩。” 刘中华介绍,托管户只要下载一个APP,输入地块,后台大数据通过分析就可测出该地块的实时积温、有机质含量、酸碱程度、氮磷钾含量一目了然。该系统就会根据村民的托管方案自动生成一个科学的种植方案。 “这可比我自己种科学多了,原先我自己种,那就是多施肥,也不管是缺氮还是磷啊,一股脑,全来。”村民梁俊福说。 而这个云平台生成的种植方案,会根据土壤情况缺啥补啥。 “我们做过一个测算,我们种一亩地玉米要比农民自己种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3-5%。” 在绥化市北林区,农业托管专业公司秋慧丰,采取“互联网+托管服务”这一模式,建立全新的农业“大数据”管控数据库,把签订托管服务的土地造册入档,让每块地块都有自己的生产种植档案。托管土地的农民一部手机在手,自家地的情况全在掌握之中。 刘秀峰介绍,公司为所有托管农户的手机安装了一款农服APP,应用此款APP实现了大面积订单专品种植、新技术推广查阅、大农机作业数据备案,春种、秋收、田间管理实现全程可查、可追溯。 “啥时候下种,啥时候施肥,一看这小程序都明白了。”托管户们惊讶之余,更多是对科技力量的佩服。“田间管理比那些种田老把式更厉害啊。” 这是一项农业+互联网的全面创新,该系统不但可以解决生产种植加工上的溯源问题,想查找新的农业技术推广更简便、快捷。 “建立农作物种植数据库,就是为托管农户的每粒大豆、每粒水稻、每粒玉米都打上防伪“标签”,让产品终端的消费者们,一动手就能清晰明了地了解产品的产地、种植技术和生产全过程。”北林区经管站副站长郭喜丰说。 成本,降低了;收入,提高了 “土地托管实在是太好了,我不用再把着身子种地,让我挣的更多。”马国贤今年种90亩地,全托管给了村上。 马国贤掰着手指和记者算了起账:土地托管给村里,种地成本上能节省1300多块钱。还不耽误我养猪。我还能去建三江栽水稻还能挣8000元到1万元左右。土地托管不用把身子了,种地、打工都能有收入。马国贤是村里的养猪大户,共养殖生猪30头,在土地托管模式没推行前,他分身乏术,根本无暇进行畜禽养殖。如今,家里的耕地有了“托管所”,解决了大难题。 该村党总支书记田中卫说:“农户通过土地托管,玉米每亩地要增产40公斤左右,大豆也增产10公斤左右,机械费用降低,每亩地在20元左右。土地托管农民是非常受益的,每亩地都增收100元左右。”把土地交给村集体,劳动力得到了充分解放,年迈的老人不再因为繁重的农活而苦恼,年轻的村民也可以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打工增加收入。 “我们通过集中采购、机械化作业和订单预约,生产全程成本可降低10%-15%。通过增加产量降低成本,农民每亩可增收;通过与粮食加工企业合作,粮食销售价格可提高1%-10%,提高粮食生产效益。”秋慧峰市场总监刘秀峰说。 农业生产托管有效整合了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较好地实现科学种田,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科技化水平,通过服务组织提供的专业化服务,降低了种植成本,实现了服务组织与农民双受益。以玉米种植为例,托管服务组织通过集中采购生资,统一测土配方施肥,应用免耕、套复种等先进技术,实现均纯利润增收。同时,还可以满足了一些农户继续从事家庭经营的愿望,带动畜禽养殖业和特色庭院种植,提高农户收益。 “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让农民赚的钱多了,操的心少了,不仅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也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郭喜丰告诉记者。 “去年尝到土地托管分红的甜头,今年村民入社意愿更足了。通过合作社托管服务、规模发展,入社的农民至少能获得‘五笔收益’。”王志强说。第一笔增产收益。实施大机械作业、深松深翻、秸秆全量还田,增强土壤肥力。尤其是改小垄单行种植为大垄双行密植,使玉米株数由传统种法每垧地7万株增到8.5万株。去年测算每亩增产150斤增收100元,垧均增收1500元。第二笔节本收益。村集体托管后,统一购买种子、化肥、农药、柴油等生产资料,节约了成本。共节省47万元,每亩节本增收60元。第三笔价格收益。统一销售,以量取胜,直接与大粮食企业谈价,每斤多卖3分钱,每亩地多收40元。第四笔劳务收益。由于全程机械化,种植管理仅需15人,剩余劳动力可到建三江、花卉基地等地务工就业,工资每月达到4000多元,实现了多渠道增收。第五笔集体收益。村集体以低于市场价标准收取托管服务费,2021年达到40万元。 绥化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郭洪祥说:“今年,绥市在着力提升科技农业、质量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上下功夫,积极推广农业托管服务模式,计划全市落实农业托管面积1400万亩,特别是全程托管面积达800万亩。并将进一步延伸土地托管服务领域,探索更多的服务品类、保险类别、销售方式,把生产、加工、销售链条链接起来,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粮食丰收夯实基础,发挥好绥化‘粮窝子’作用,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免责声明:凡注明 “来源:一点钟” 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